“2023年韩国直接投资中国金额剧降78%网上炒股配资平台,仅18.7亿美元”。
“韩国LG 9月份出售广州LCD面板厂”。
“三星手机工厂产线全面转移至越南和印度”
网络图片
近期韩国企业撤离中国又被翻炒一遍,引申观点无非是“中国经济不好、营商环境不行”之类的陈词滥调,继而鼓吹越南、印度取代中国的臆测。
其实大可不必如此倒果为因。
韩国对华直接投资下降、韩企撤离是事实,但具体原因还要逐步分析才能得出客观答案。
事实
据有记录的数据显示,自1995年到2024年5月份,韩国对中国直接投资金额累计突破1000亿美元,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,韩国企业也获得丰厚的利润回报,双赢。
近五年来,除2020年受疫情影响,韩国对中国直接投资金额相对稳定,基本保持55亿美元水平。
♦2019-2023年韩国对中国直接投资金额如下:2019年55.4亿美元、2020年36.1亿美元、2021年66.7亿美元、2022年66亿美元、2023年18.7亿美元。
韩国历年对中国直接投资情况
情况出现变化是2023年,直接投资下降约78%,投资金额锐减至18.7亿美元。
原因
韩国对华直接投资下降不能简单地下结论“中国不行”,要从国际周边环境、中国市场竞争力、韩国自身经济分析。
♦国内用工成本高,韩国企业转移到低用工成本国家。
以中国主要城市平均薪酬为例,2024年一季度哈尔滨最低平均薪酬7500元人民币,中位数6000元人民币。
网络图片
作为经常被提及的“中国市场替代者”越南平均薪酬折合人民币没有确切权威的数字,综合数据应在2000~3000元人民币之间。
以越南纺织业为例,纺织厂工人平均工资已达到300美元。
中国平均工资是越南三倍左右。
网络图片
韩国企业面对如此人力成本,产业资本顺流而下去越南是顺理成章。
2.♦韩国企业竞争力下降,面对中国同类竞争节节败退。
无论是韩国曾经引以为傲的手机、LCD,还是汽车和动力电池行业,韩国企业在中国市场肉眼可见的式微。
三星手机在国内相当于销声匿迹,LG显示把国内面板厂转让华星光电,韩国汽车曾经在中国市场连续年销百万辆,2024年30万辆都是一大挑战。
韩系汽车在中国市场销售情况
据乘联会数据,1-10月韩系汽车在国内市场份额占比仅1.1%,前10个月累计销售13.8万辆。
动力电池行业,无论是全球还是中国市场,三星、SK on、LG为代表的韩国电池企业完全被宁德时代、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电池军团压制。
网络图片
1-10月装机量全球TOP10电池企业,中国企业占6席,宁德时代、比亚迪冠亚军,6家中国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全球占比65.5%,同比增长2.7%。
韩国企业
网络图片
1-11月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中国电池企业占比更是在98%以上。
韩国企业的竞争力不足,中国各行业的崛起,韩国就算不想放弃中国市场,也是无能为力。
3.♦国际形势,中美之间站队。
自2019年开始,美国对中国发起科技战、贸易战,全球掀起一场贸易去中国化浪潮。
韩国这个被美国扶植起的国家,身体很诚实地站在美国身边,韩国部分企业有意识地离开中国市场。
这个原因是韩国企业离开中国的共识,他们也直言不讳。
网络图片
据PWC《韩国企业在中国:现状与挑战》所披露,韩国企业把地缘政治风险上升排在了影响在华业务的首位,占比68%。
结论
韩国企业撤离中国是事实,但抛开政治因素,单纯从产业角度看,反而证明中国产业升级获得了阶段性成功。
韩国企业是在正当的市场竞争中败走。
炒作韩国企业撤离中国是得不到中国经济不行、被其他国家取代经济地位的结论。
2023年中国吸收外资直接投资约1632亿美元,占全球比重12.3%,仍是全球第二大外资吸收国。
2024年1-10月份,中国实际利用外资约6930亿人民币,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万余家。
另一组数字更有意思,202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金额约1773亿美元,同比增长8.7%,连续12年列全球对外投资前三。
网络图片
但就韩国而言,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对韩国直接投资金额为45.7亿美元,同比增长约316%。
韩国企业撤离中国,而中国资金投资韩国飙升网上炒股配资平台,谁赢谁输?